9729.jpg 

  《醉翁亭記》與《遊褒禪山記》是高中必讀散文,以傳統的角度來看,兩篇文章各有其截然不同的中心主旨。但有趣的是,就旅遊文學的觀點來看,在政治上不合的歐陽脩和王安石,卻不約而同的在此二篇文章中展現部分旅遊文學的特質。

  個人會這麼說有幾點理由:二篇皆從踏青或尋幽的角度切入,藉由探訪的過程,引導出作者在旅遊過程之所感,將單純的旅遊記敘提升至心靈或人生層面的感悟。進一步來說,醉翁亭記從環山秀水間的醉遊導入太守對滁人之樂的「同樂」之悟;遊褒禪山記則從探尋幽穴的經歷,延伸出作者對「盡志」的看法。

  兩篇對景色環境的描寫亦非常突出,文中記敘的所見所聞,常令當代人訪遊當地的同時亦能感同身受。《醉翁亭記》對滁州山林變化的描寫和谷蔭鳥鳴的敘述,讓山環水圍的景緻具體的呈現在眼前,其景色之闡述不遜當代旅遊書簡介;但是,在描述景點的同時,又展現出太守遊樂及與民同樂之情懷,是個人認為此篇文章從單純旅遊景色的書寫躍升為旅遊文學的原因。至於《遊褒禪山記》,從考據華山為引,敘及泉側前洞之奇瑰寒深,頗似傳統旅遊書對景點的介紹與描摹;然而,後半部關於作者遊歷所獲啟發的道理,以及悲古書不存之嘆,將原本引人入勝的旅遊景點描寫,昇華至人生道理的領悟,則是筆者認為可將此篇文章歸類於旅遊文學的要素。

  整體來看,兩篇文章有其各自闡述的中心要旨,但本源上皆從探遊出發,進而啟發作者對人文及生命的情懷,就旅遊文學的定義來看,歸類於斯並無不妥。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Evs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